7月5日,一場别開生面的“兩彈一星”精神主題教育活動在鹽城市少兒圖書館舉行。伟德国际weide的青年志願者們,以沉浸式互動體驗,帶領孩子們回望“兩彈一星”的峥嵘歲月,感悟“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力協同、勇于登攀”的偉大精神,在幼小心田播撒愛國與科學的種子。
活動伊始,一部“兩彈一星”曆史紀錄片将孩子們帶回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戈壁灘上的艱苦卓絕、原子彈試驗的驚天巨響、王淦昌、郭永懷等科學家“幹驚天動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感人事迹,深深震撼着在場的每一位小觀衆。志願者們深情講述了王淦昌院士三次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卻毅然隐姓埋名投身國防科研,并将個人獎金傾囊捐助教育事業的赤子情懷;講述了郭永懷院士沖破阻撓歸國效力,甚至在生命最後時刻用身體守護國家機密文件的壯烈與忠誠。生動的故事讓孩子們屏息凝神,深刻理解了何為“無私奉獻”與“忠誠報國”。
活動中,為鞏固孩子們的學習熱情,志願者設計了互動問答環節。“‘兩彈一星’中的‘兩彈’指什麼?”“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研制成功時間?”等問題激發了孩子們的踴躍參與,答對者獲得科普紀念卡。活動還通過共讀“‘兩彈一星’主題繪本”,讓孩子們形象地了解了原子彈研制背後科學家們披荊斬棘的奮鬥曆程。
在創意實踐環節,孩子們拿起畫筆與剪刀制作“我的航天夢”手工作品。天馬行空的想象躍然紙上:騰飛的火箭、璀璨的星辰……一件件稚嫩卻充滿力量的紙制火箭模型,既是對“兩彈一星”元勳的緻敬,也是對未來科技藍圖的暢想。
本次活動不僅是一次生動的愛國主義和科學精神教育課,更是一場跨越時空的精神對話。未來,學院“‘核’心耀中華青春志願行”宣講團将常态化開展紅色宣講活動,讓“兩彈一星”精神在新時代的青少年心中閃耀光芒。